找到相关内容131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堪萨师公著作《遍益明镜》之2

      堪萨师公著作《遍益明镜》之2   受持大调伏律的功德利益:   《律本事》[1]中:“持我律之补特伽罗得五种利益:一、增四部众;二、不须随余教语;三、护持过去未来诸正觉世尊内府库藏;四、住于僧中无诸热恼;五、为与法相顺故惩治粗暴。复有五种:一、于义不杂;二、抉择诸义极为决定;三、善持学处诸基;四、心之(法义)显现生起且得久住;五、为后世能现(之因)。复有五种:一、持戒者所住之方我令(法义...

    堪萨师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2482383179.html
  • 施戒得名利

      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说法已经有一段日子了。一天清晨,佛陀正在园中经行,一位容貌庄严殊妙的天子来到佛前,恭敬的向佛陀顶礼后,说偈问道:   如何获得好名声?如何获得广大财?  如何获得名流传?如何获得善友亲?   佛陀也以偈语回答天子所问:   持戒能得好名声,布施可得广大财,  真诚实语名流传,恩惠普施善友亲。   天子听闻佛陀宣说的法义,欢欣喜悦,再次顶礼佛陀后,便隐没...

    无著菩萨[著] 索达吉堪布[译讲]

    |布施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6/1059329965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为何比丘要带三分病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这是佛陀说法应机的鞭策语,鼓励修行者正解世间无常(梵语anitya),五蕴皆空的法义,因而树立修行的风范,才不至于进退不已,道心懈怠,抖擞不得。三分病在修行者的身上,这是何等亲切之事,日夜难忘,依此警惕人命无常之理,修行即易勇猛精进,早登正觉。   佛陀的慈悲立场,乃引发行道者专注一心,共趋圣域为目的,并非佛陀希望大家都带三分病修行,无病找病来安立,而是设定有点病苦在身,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7265012608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请解释“烦恼即菩提”之真实意义!

      如本法师答:烦恼(梵语klesa),菩提(梵语bodhi),这是显示大乘佛教之圆通法义,烦恼与菩提相即不二之意。妨碍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皆为烦恼;反之,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,称为菩提。   然贪、嗔、痴等烦恼,当体空性,当体为菩提;离此菩提法性之外,则别无诸法可言,故于烦恼之性立菩提之名;此即两者相即不离之意。法藏之入楞伽心玄义载,烦恼为分别性,故其体非有;即见惑性空时,不必断除烦恼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7440612626.html
  • 闽南佛学院弘法社“周日皈依共修法会”佛心法师开示并领众共修

    佛心法师领众共修 佛心法师开示 认真聆听法义的信众   闽南佛学院弘法社“周日皈依共修法会”依旧如期举行,其中5月11日至6月29日由闽南佛学院佛心法师开示并领众共修。   法师开示的内容为《法句经》第九品——恶品,该品大意是:我们修学佛学,要及时的行善,行善不但是我们修学的资粮,也是我们培福的一个重要环节。佛言:“未成道,先结人缘。”就是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,应当及时...

    佚名

    |共修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5/15004924714.html
  • 澳洲中天寺举行英文共修佛学禅修课程

    。英文佛学班中级班20人,檀讲师Mr.John Cartright 在海会堂讲授Five Skandhas,解说五蕴皆空等佛教法义。英文佛学班高级班23人,Mr.Wayne在般若堂讲授三时系念、阿弥陀...

    佚名

    |禅修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7/10053525901.html
  • 闽院弘法社“周日皈依共修法会” 暑假期间如期举行闽院副教导长超波法师开示并领众共修

    乘一法师主持 唱三宝歌 鲜花、灯供养 闽院副教导长超波法师为众开示 聆听法义 闻法老叟 南普陀讲堂内   闽南佛学院弘法社“周日皈依共修法会”暑假期间依旧如期举行,从7月13日起由闽院副教导长超波法师开示《法句经·刀杖品》并领众共修。   超波法师为闽南佛学院第五届本科毕业生,1984年出家,1991年进入闽院学习,于199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,主要讲授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共修|闽院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7/09341726785.html
  • 问:城府很深的人,这种人能否修证佛法?

    每个人都可以修行,可以成佛。当然,人确实存在差别。有些人世俗心特别发达,而有些人则相对超然。原因何在?就在于生命的不同积累。无始以来,我们一直都在造作不同的业力。有些人常怀慈悲,善根深厚,奠定了学佛的增上缘,极易与佛法相应。还有些人行为不端,障深慧浅,积聚了深厚的贪嗔痴,很难受到法义熏陶。比如那些被大家称为城府很深的人,其特点,往往是比较自我、虚伪,具有欺骗性,这与佛法所说的“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133278090.html
  • 福建省厦门市南普陀寺举办佛教网络弘法专题讲座

    产生慈悲和智慧的力量,让更多的人听闻佛法、体会法义、感受法喜,从而使佛法更好更快地传遍人世间。 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资讯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11/18400893650.html
  • 闻法的断器三过及对治之法

    闻文义,闻后以忘失正念等因缘所失坏,以致法义无法安住于相续。   若有如是三种法器的过失,即会导致闻法根本无大利益,是故必须远离此三种过失。于闻法轨理之初,即宣说闻法的殊胜利益,然须明白,此乃对于...法时皆应调整发心,非为求名利、非为求异熟,亦非求自利,一切均为利他,为成佛而发心,此即高尚动机。且闻法时应心存公正而无偏袒,如理如实领会法义,不应随顺自己分别念而曲解、臆测、非理作意等。此外,亦可安住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

    |闻法|禅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10/21463030541.html